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蒜叶

作者:秦仲义2023-08-16 20:52:32

大蒜叶枯病是由子囊菌亚门枯叶格孢腔菌侵染所致,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

发病初期会出现花白色的小圆点,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危害严重时会导致病叶枯死、全株不抽苔。

该病多发生在春季,降雨和田间高湿是导致该病害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强田间管理,必要时可用药剂进行防治。

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蒜叶

一、大蒜叶枯病危害症状

1、叶枯病主要为害蒜叶,发病开始于叶尖或叶的其他部位。

2、初呈花白色小圆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上部长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全部枯死,在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

3、为害严重时全株不抽苔。

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蒜叶

二、大蒜叶枯病发病规律

1、此病由子囊菌亚门枯叶格孢腔菌Pleosporaherbarum(Pers.exFr.)Rabenk侵染所致。

2、在春播大蒜栽培区,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滴飞溅进行再侵染。

3、秋播大蒜出苗后,病残体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滴飞溅传播,降落在蒜叶上,引起侵染发病。病菌该菌为弱寄生菌,常伴随霜霉病或紫斑病混合发生。

4、病菌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但需要较高的湿度。降雨和田间高湿是病害流行的必要条件。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蒜叶枯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梅雨季节。大蒜病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

5、通常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偏施氮肥、葱蒜类蔬菜混作、植株受伤、植株生长瘦弱和连作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梅雨季节或秋季多雾、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蒜叶

三、大蒜叶枯病发病条件

1、土壤与肥料

(1)土壤是该病发生轻重的前提条件。

(2)该病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冬天土壤湿度适中,病原菌易成活,次年发病重;土壤过干过湿,均不利于病菌过冬,次年发病轻。

(3)土壤肥沃,病残体多,有机质含量高,病菌易成活;土壤养分低,有机质含量少,不利于发病。氮肥施用过多,叶片生长嫩绿,或钾肥不足,易发病。

2、寄主植物

该病菌除为害大蒜外,在当地还严重为害葱类,仅次于大蒜,还为害莴苣。

3、温度

该病多发生在春季,当开春后日平均温度达12℃时开始发病,18℃时病斑大量出现,发病适温度15~25℃,温度在8℃以下、34℃以上非常少发病。

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蒜叶

4、大蒜品种

各大蒜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多年种植的当地品种发病较重。

5、栽培管理

管理精细的田块发病轻,使用化学除草的田块发病也轻;杂草丛生、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重。路边田、沟边田发病重。该病菌系弱寄生菌,如果其他病害发生严重,或虫害发生严重,该病发生也重。

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蒜叶

四、大蒜叶枯病防治方式

1、播前药剂拌种、浸种。蒜头剥开手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量为蒜头种子重量的0.3%进行拌种。

2、不连作,改种其它蔬菜,对病残株要及时清理,烧毁或深埋,减少菌源。

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蒜叶

3、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及时开沟排水,降低温度增强植株抗病力。

4、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用70%乙膦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敢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敢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