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病虫害存在哪些常见问题,主要存在着“五重五轻”的问题

作者:秦仲义2021-07-05 09:51:39

部分农户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主要存在着“五重五轻”的问题,分别为:重虫害防治轻病害防治、重后期防治轻前期防治、重药剂防治轻综合防治、重防治日期轻防治用药、重用药量轻用水量,这严重影响了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导致水稻主要病虫害常大发生或特大发生,应注意避免。

防治水稻病虫害存在哪些常见问题,主要存在着“五重五轻”的问题

一、重虫害防治、轻病害防治

在农民对水稻病害、害虫防治的重视程度上,由于害虫本身个体大,对水稻植株、叶片等的危害直观、肉眼可见,如稻纵卷叶螟危害可造成“白叶”、螟虫危害可能会造成“枯心”、褐飞虱危害可造成“冒穿”,稻农容易接受药物防治的要求。而病害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病原菌侵染后有一个潜伏期,发生初期往往不容易被察觉,如纹枯病一般发生在稻株基部,稻曲病由真菌引起,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病毒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农户不了解其发病机制,一旦出现发病症状再施药防治已经来不及了,基本无防效。这样导致多数农户往往只重视水稻虫害的防治,而忽视病害的防治,由此造成部分由病害引起的间接产量损失。

二、重后期防治、轻前期防治

部分稻农认为,水稻受前期的病虫害,可以通过不断增加的分蘖来弥补,因此前期防治可以马虎些,甚至可以减少防治次数。事实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实践证明,对于一些病虫害,如果前期预防不力,会加重大田后期发生危害,例如恶苗病,如果苗期大量病株移植到大田,会传染、扩大发病率,造成大量死株。一些害虫田间的虫卵量会积累,尤其是一些迁入性害虫(如稻纵卷叶螟、稻虱等)造成中后期田间各种虫龄都有,虫状复杂,防治压力增大,遇大发生年份到后期就无法控制。例如2005年长江中下游流域水稻后期褐飞虱“冒穿”的田块,都是前、中期防治质量较差或漏治的田块。

三、重药剂防治、轻综合防治

许多农民认为,水稻病虫害防治只有依靠农药,才能取得快速、良好的防治效果。实际上,一些水稻病虫害可以通过农业防治等措施来控制。适当延长直播水稻的播种期(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可在6月8~15日播种),能有效减轻由灰飞虱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稻曲病可以延迟或提早播栽期,水稻最容易感病的生育期至孕穗后期到抽穗扬花期避开利于病害发生的温暖高湿天气,适当推迟移栽稻的播种期(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可在5月20~25日播种),可明显减轻螟害,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实行宽行窄株,能够有效减轻水稻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生。将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施用,增加钾肥、硅肥提高水稻抗病虫能力。此外,发展稻田养殖业(如稻田养鸭、鱼等)能够很好地控制稻田的稻飞虱、叶蝉等的发生和危害。

四、重防治日期、轻防治用药

大多数稻农一般重视防治日期,每次都可以按照植保部门提出的防治适期进行防治。然而,在农药品种的应用中,一些农民经常不按照植保部门推荐的农药配方使用药物,不在正规渠道的农商店购买农药,而是在没有执照的小商店购买价格低、质量差的劣质农药。另外,一些农民为了节约成本,或减少药物,或更换其他农药,造成药种不对,防治效果差。甚至有极少数农民非法使用高毒农药,造成施药过程中出现中毒现象,带来严重后果。选择有信誉的大的农药公司生产的农药、选用农技员推荐的专用药、特效药是保证防效的前提和基础。

五、重用药量、轻用水量

农户一般都能按照植保部门的要求,购买和施用足量或略多的农药量,但多数稻农在施药时兑水量不足,尤其是部分使用背包式喷雾器的小农户,按药剂要求每公顷用水量675~750千克,而实际田间用水量都在300~375千克,至使药液浓度高,喷洒不匀,中后期稻株繁茂时药液不能喷到植株中下部等,对于发生在中下部的病虫害,如纹枯病、小球菌核病等,会造成防治效果降低或根本无效,高温时还容易造成水稻叶片药害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敢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敢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