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蜗牛生活在葡萄园内,外壳呈圆球形,肉质为淡黄色或淡褐色。华蜗牛体型中等大,壳薄但坚实,壳面黄褐色或黄色。庭园蜗牛又叫“哈立克斯”蜗牛,主要产于法国、英国等地区,体型通常较小。玛瑙蜗牛原产于东部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蜗牛,螺形呈锥状且表面带有深褐色花纹。食肉蜗牛主要以近亲为食,生活在新南威尔士州。
一、法国蜗牛
1、法国蜗牛也被称为葡萄蜗牛,主要生活在葡萄种植园,以葡萄茎、叶、芽、果实等为食物而得名。因为它看起来像苹果,所以它也被称为苹果蜗牛,学名叫盖罩大蜗牛。亮大蜗牛品种产于法国、意大利、前苏联等国,温度与散蜗牛的适应界限基本相同。本品种体重可达400克。
2、壳呈圆球形,壳高28-35mm,宽45-60mm。壳质厚实,不透明,有5-5.5个螺层,螺旋部增长缓慢,呈低圆锥形。体螺层膨胀,壳口不向下倾斜,壳面呈深黄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有多条黑褐色带。壳顶钝,成体脐孔被轴唇覆盖。壳口呈椭圆形,口缘锋利,唇外折,内质呈淡黄色或淡褐色。
二、华蜗牛
1、壳中等大,壳质薄而坚固,整体呈低圆锥形,高10mm,宽16mm,有5-5.5个螺旋层,螺旋部低矮,呈圆盘状,壳顶尖,缝合线明显。
2、壳面是黄褐色或黄色,体螺层非常膨胀,周边有淡褐色的色带。另外,各螺纹下部接近缝合线的地方也有颜色浅的色带。壳口椭圆形,其中有白瓷状的肋,脐孔呈洞穴状。
三、庭园蜗牛
1、庭园蜗牛属“哈立克斯”蜗牛,原产于欧洲中西部的法国、英国等地区,通常生活在园林或灌木丛中,因此被称为“庭园蜗牛”,又叫散大蜗牛。
2、庭园蜗牛的体型稍小,直径约3厘米,螺壳质薄,呈黄褐色,有4条紫褐色带,壳体表面布满了黄褐色的小斑点。迄今为止,中国养殖的散大蜗牛因品种退化,个体小,经济效益差。
四、玛瑙蜗牛
1、台湾人称露螺,广东一带叫东风螺、菜螺或花螺,属玛瑙蜗牛类。玛瑙蜗牛原产于东部非洲的马拉加西岛,后来传播到整个热带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蜗牛,因此也被称为非洲蜗牛。
2、螺形呈锥状,螺壳表面包有一层黄褐色的壳皮,并带有深褐色花纹。通常成蜗牛螺壳长约6-8厘米,宽约3-4厘米,重50克以上。在非洲西部地区,尤其是黄金海岸的居民,将蜗牛视为唯一的动物性蛋白质。这种蜗牛肉味道鲜美,深受欧美市场的欢迎,致使非洲蜗牛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食蜗牛。这种蜗牛是比较适应我国自然条件下生长的品种。
五、白玉蜗牛
1、迄今为止,我国普遍养殖的品种被称为白玉蜗牛,也被称为白肉蜗牛,以肉色雪白而被称为白玉蜗牛,是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陆生贝壳类。雌雄同体,在全世界所有的食用蜗牛品种的大家族中,属首屈一指的佼佼者。白玉蜗牛是我国特种动物之一,具有特殊价值、特殊营养、特殊风味、特殊用途,其肉质肥厚、营养丰富、蛋白质高、脂肪低、氨基酸丰富20种以上,也是宇航员和运动员的最佳滋补品。
4、白玉蜗牛属于玛瑙蜗牛的变异品种。其特点是头、颈、足的肌肉光色不同,但在形态和生活习惯上则与褐云玛瑙蜗牛没有区别,养殖方法也基本相同,只是养殖时对卫生条件要求高一些,而且其外销经济价值也高一些。
六、食肉蜗牛
1、这种食肉主义的蜗牛主要以自己的近亲为食,它们生活在新南威尔士州纳拉布里附近(大约位于悉尼西南520千米)的卡帕塔山。
2、食肉蜗牛被一度认为是新南威尔士州卡帕塔山区所独有的,它只以当地素食的陆生蜗牛为食。被认为起源于曾布满潮湿热带雨林的澳大利亚东部。1700万年前一场火山爆发后该地区变得干燥,只有少数类似热带雨林的环境被保留下来。正是在这些限制区里生存着这些无脊椎动物,做了20年国家公园管理员的迈克尔·墨菲表示:“这是阿尔卑斯山森林的小岛,距离下一个这样的小岛至少有几百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