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蛇是否为保护动物,有哪些别称,附其生活习性

作者:秦仲义2021-06-19 15:21:40

五步蛇是保护动物,为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安徽省二级保护动物。五步蛇各地区别称极多,常见的别称有五步倒、岩头斑、白花蛇、祁蛇、五步蛇、五步龙、百步蛇、五棒蛇、岩蛟、翻身花、棋盘蛇、棋盘格、盘蛇等。五步蛇栖息在常绿和落叶混交林中,活动周期自惊蜇至大雪约为9个月,冬眠期自大雪至翌年惊蛰约为3个月。

五步蛇是否为保护动物,有哪些别称,附其生活习性

一、五步蛇是否为保护动物

五步蛇是保护动物。五步蛇是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安徽省二级保护动物。根根据各省产区历年收购尖吻蝮蛇干的数量及重点产区抽样调查,中国尚有野生状态尖吻蝮一千万条,蛇园人工饲养约一万条。

二、五步蛇有哪些别称

五步蛇各地区别称很多,常见的有五步倒、岩头斑、白花蛇(湖南、江西、浙江)、祁蛇(药材名,江西、安徽、湖南、浙江)、五步蛇(浙江)、五步龙(安徽、江西)、百步蛇(广西、湖南、江西、台湾)、五棒蛇、岩蛟(重庆)、翻身花(湖南、江西)、棋盘蛇、棋盘格、盘蛇、袈裟蛇(闽北)、翘鼻蛇(湖南、江西、浙江)、犁头蛇、三天两天病(湖南、江西))、翘鼻蛇(贵州雷山)、犁头匠(贵州兴义)、放丝蛇(浙江)、聋婆蛇(广西)、瞎子蛇(江西)、懒蛇(江西)等。

三、五步蛇有什么习性

1、环境

五步蛇主要栖息在海拔400~700米的常绿和落叶混交林中,夏天喜欢在山坞的水沟一带活动,对生境条件的要求是阴凉通风有树有水,也在茶园、农田、柴堆内活动,能上树,也能进入人房,冬天多在树根形成的天然洞和旧鼠洞中越冬。

2、活动

五步蛇年的活动周期自惊蜇至大雪约为9个月,影响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和食物,气温20~30℃时,活动最频繁,气温高达到35~38℃时,多向水边集中,在夜间松把照明较为敏感,并对火把有攻击反应,用手电筒照时几乎无明显趋温倾向。

3、食物

五步蛇剖胃发现社鼠、犬足鼠、黄鼬及棘胸蛙,在山坞的分布与棘胸蛙的分布、数量有关系,剖胃亦见有黄胸鼠,说明尖吻蝮进入人房,另见有吞食后排出的鸟羽,经鉴定为绿啄木鸟,在蛇池中投饲青蛙及小白鼠,并曾见幼蛇捕捉直翅目昆虫灶马为食。

4、繁殖

(1)五步蛇雌蛇尾基部的臭腺分泌物有特殊臭味,能引诱雄蛇,交配前有追偶现象,交配时相互缠绕,卵多产于天然洞穴中,洞道浅短干燥。在一梯田所见之洞口为10公分,洞道只有25公分。

(2)产卵目多少不等,年轻母蛇产卵早,但数量少,年老母蛇产卵晚,但数量多,一般为12~18枚,卵白色,长圆形,卵壳软,触之如纸,卵重16~18克,大小为42~45×25~30毫米。

(3)卵产出时多竖成圆圈状,粘在一起,通常1~3天产完,约24天孵出幼蛇,出壳时体长19公分,10天后开始第1次脱皮,49天后第2次脱皮。

5、冬眠

(1)冬眠期自大雪至翌年惊蛰约为3个月,越冬洞穴较深,蛇多时大小蛇在一起,有时也和尖蝮蛇混居在同一洞中。

(2)当气温为8℃时与蛇体表温度相等,当气温高于8℃时蛇体表温度始终比气温略低1℃,当气温低于8℃时蛇体表温度则较气温略高于1℃,蛇体表温度超过11℃以上时能咬人。

(3)人工饲养的幼蛇,当气温低于17℃时,盘瞳不动,在12℃时用镊子触动出现张口咬人状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敢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敢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