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在中国种植约有2000年历史,明代李时珍曾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可见紫苏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很常见。
栽培技术
(1)种植方式和季节
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可以在3月底到4月初露地播种,也可以在苗床中培育后移植,6到9月可以陆续采收,而保护地9月到第二年2月可以播种或培育苗床,11月到次年6月进行收割。
(2)种子处理和发芽
紫苏种子是深休眠类型的,采收后4到5个月才能完全发芽。如果需要反季节生长,可以通过低温、赤霉素、高脂膜处理来有效地打破休眠。可以将刚刚采收的种子用每升100微升的赤霉素处理,然后将其放在3摄氏度的低温和光照条件下5到10天,再放入15到20摄氏度的光照条件下催芽12天,种子发芽率可达到80%以上。
(3)播种育苗
江南地区育苗以3月中旬用小拱棚播种育苗的方法最佳。每公顷用种量3千克。按种植面积的8%~10%准备苗床,苗床播种量为10~14克/平方米。播前苗床要浇足底水,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盖一层见不到种子颗粒的薄土,再均匀撒些稻草,覆盖地膜,然后加小拱棚,以保温保湿,经7~10天即发芽出苗。注意及时揭除地膜,及时间苗,一般间苗3次,以达到不拥挤为标准,苗距约3厘米见方。为防止秧苗疯长成高脚苗,应注意及时通风、透气。进入4月份即可揭除小棚薄膜,促使植株粗壮,增强定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4)整地定植
土壤在定植前10~15天进行深耕晒垡,每 公顷施复合肥1500千克, 人粪尿45000千克,垃圾肥75000 千克作为基肥。整地做成1.2米毛垄,净垄面0.9米,要求垄面平整。在定植前喷洒除草剂都尔,用量1500克/公顷,喷药后除定植穴外,尽量做到不破坏土表除草剂液膜。2天后进行定植,这样可使整个生长季节没有草害发生。定植一般在4月中旬,秧苗有2~3对其叶时进行。每垄定植6行,株行距均为0.15米。
(5)田间管理
在生产期间,应该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及时追施翠姆肥。在整个生长期间,要求土壤保持湿润,以促进植株的快速生长。在定植后20至25天,需要去除初茬的叶子,并完全摘除第四节以下的老叶子。将第五节以上的叶片达到12厘米宽的摘下腌制。有效叶片的高度一般可达到20至23节,标准采摘的叶片数量为40至46片。紫苏具有强大的分枝能力。对于新生成的分枝,应及时进行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