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节水灌溉方法,水分耗尽后经过3-4天再灌水

作者:秦仲义2023-08-15 13:02:16

水稻节水灌溉方法有水稻浅湿灌溉、水稻浅湿调控灌溉、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水稻覆膜旱作灌溉技术等。

水稻浅湿灌溉:即浅水与湿润反复交替、适时落干、浅湿干灵活调节的间歇灌溉模式。

水稻浅湿调控灌溉:将浅水、湿润、间歇3种灌溉方式科学结合,根据水稻需水特性和生长规律灌溉。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根据水稻需水特点,以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

水稻节水灌溉方法,水分耗尽后经过3-4天再灌水

一、水稻节水灌溉方法

1、水稻浅湿灌溉

即浅水与湿润反复交替、适时落干、浅湿干灵活调节的一种间歇灌溉模式。操作要点如下:

(1)浅水勤灌促返青、分蘖,水层深度0.5~3厘米。

(2)分蘖后期及时晒田。当茎蘖数达到有效穗数80%时,排干田水晒田7~10天,使耕层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

(3)拔节孕穗期间歇灌溉。每次灌水后水层深3厘米,水耗尽后3~4天再灌水。

(4)抽穗开花及乳熟期湿润灌溉。每次灌水水层深2厘米,水耗尽后3~4天再灌水。

(5)黄熟期自然落干,遇雨排水。苏、锡、常地区普遍采用该技术,可节水10%~30%。

水稻节水灌溉方法,水分耗尽后经过3-4天再灌水

2、水稻浅湿调控灌溉

(1)水稻浅湿调控灌溉是把浅水、湿润、间歇3种灌溉方式科学地结合在一起,根据水稻的需水特性和生长规律,提出“薄水栽秧、寸水活棵、浅水促蘖、苗足烤田、浅湿长穗、湿润灌浆、黄熟落干”的原则,以控制稻田水层上限和水稻根系层土壤含水量的下限为手段,掌握“后水不见前水,利用雨水,按指标灌排水”的做法,从而确定水稻各生育阶段的灌溉。

(2)除移栽至分蘖前期和孕穗至抽穗扬花期保持2~3厘米浅水层外,其余生育期灌水上限为2~3厘米,下限指标为土壤饱和含水量的70%~80%,通常灌水后间隔4~6天再灌水。

(3)该技术在淮安、扬州、泰州等地普遍应用,可节水25%~40%。

水稻节水灌溉方法,水分耗尽后经过3-4天再灌水

3、水稻控制灌溉技术

(1)水稻控制灌溉是指移栽至返青期田面保持0.5~2.5厘米的浅水层,返青以后田面不再建立水层。

(2)根据水稻生理生态需水特点,以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控制耕层土壤含水量在60%~80%),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促进和控制水稻生长,较大幅度地减少水稻生理生态需水量。

(3)该技术在徐州、宿迁、盐城及宁镇丘陵地区广泛应用,可节水30%~45%。

4、水稻覆膜旱作灌溉技术

(1)水稻覆膜旱作灌溉是指在旱育秧的基础上,在移栽后覆膜旱管,整个大田期田面不建立水层。根据根层土壤含水量下限指标和土壤表层地温来确定灌水时间,采用沟灌结合膜上灌溉。

(2)该技术在徐州、淮安部分地区进行研究应用,与浅水勤灌相比,可使灌溉定额减少50%~60%。

水稻节水灌溉方法,水分耗尽后经过3-4天再灌水

二、对水稻施肥时要有水还是无水

1、水分论述

(1)对水稻施肥时田间有水会更好。

(2)水稻施肥建议有水时进行,田里没有水时尽可能不要施肥。由于水稻田没水,施肥的话肥料不可融化,会堆积在一起,造成烧根死苗,此外没有水的话肥料受到光照容易损失或失效。

2、注意事项

(1)控制氮素肥

①水稻过量施用氮素肥,不仅会造成无效分孽增多,变青、倒伏、病虫害加剧,导致空秕粒多,结实率下降,影响水稻产量。

②氮肥在施用的时候主要以追肥为主,可在移栽半个月内追施2次,用量在15千克以内。

水稻节水灌溉方法,水分耗尽后经过3-4天再灌水

(2)施足有机肥

有机肥富含各种养分,能改善土壤,促进水稻生长,有机肥可作底肥,一亩地可以施腐熟土杂肥、饼肥等,也可以耕翻后上水前施用人畜粪肥,按照田块调整用量。

(3)重视磷钾肥

①磷、钾肥可增强植株活力,促进养分合成与运转,加强光合作用,延长叶的功能期,使谷粒充实饱满,提高产量。

②水稻后期喷施磷、钾肥,可以促进灌浆结实,此外可在抽穗扬花后期、以及灌浆期喷施一次,用量为磷、钾肥50—100克,兑水50—60千克于傍晚喷施。

水稻节水灌溉方法,水分耗尽后经过3-4天再灌水

(4)注意增施微肥

①锌肥、硅肥可以改善水稻根部,提高水稻的抗倒、抗病,促进根系后期发育,延长叶片功能期,避免早衰。

②除此之外,还能加速花的发育,增加花粉数量,促进花粒萌发,有助于提高水稻成穗率;而且还能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结实率和子粒的充实度,增加稻谷产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敢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敢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