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斑萤叶甲分为4个虫态,其中卵、幼虫、蛹生活于地下,成虫于地上活动。
双斑萤叶甲幼虫为害部分杂草和豆科植物的根,而成虫为害大豆、玉米、向日葵等多种作物的叶片,严重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
双斑萤叶甲幼虫体长5-6mm,体色为白色至黄白色,体表具瘤和刚毛,前胸背板颜色较深。成虫呈长卵形,头、胸部红褐色,具鞘翅、触角,鞘翅基半部具近圆形淡色斑,两翅后端合为圆形。
一、双斑萤叶甲介绍
1、危害情况
(1)双斑萤叶甲是一种杂食性昆虫,寄主广泛。此虫有4个虫态,其中卵、幼虫和蛹生活在地下,幼虫主要为害部分杂草和豆科植物的根,仅成虫在地上危害,取食大豆、玉米、向日葵等多种植物。
(2)近年来,拜泉县各乡镇大豆作物上出现双斑萤叶甲发生危害,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
(3)严重地块一株大豆有虫30多头,以成虫群集在大豆叶上,在豆株上自上而下取食叶片,将叶片吃成孔洞,严重时仅剩叶脉,影响光合作用而造成减产,给大豆生产造成了非常大威胁。
2、形态特征
(1)成虫
①体长3.6~4.5mm,宽2.0~2.5mm,长卵形,头、胸部红褐色,具光泽,触角11节丝状,端部色黑,长为体长2/3。
②复眼大卵圆形;前胸背板宽大于长,表面隆起,密布很多细小刻点;小盾片黑色呈三角形。
③鞘翅布有线状细刻点,每个鞘翅基半部具一近圆形淡色斑,四周黑色,淡色斑后外侧多不完全封闭,其后面黑色带纹向后突伸成角状,有些个体黑带纹不清或消失。
④两翅后端合为圆形,后足胫节端部具一长刺;腹管外露。
(2)虫卵
椭圆形,长0.6mm,初棕黄色,表面具网状纹。
(3)幼虫
体长5~6mm,白色至黄白色,体表具瘤和刚毛,前胸背板颜色较深。
(4)虫蛹
蛹为离蛹,长2.8~3.5mm,宽2 mm,白色,表面具刚毛。
3、发生规律
(1)双斑萤叶甲在拜泉县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壤表面1~15cm深处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幼虫共3龄,幼虫期30~40d,在2~8cm土中活动或取食大豆根部及杂草,完成生长发育。
(2)6月下旬老熟幼虫在土中做土室化蛹,蛹期7~10d。7月上旬田边杂草始见成虫,初羽化的成虫喜在地边的苍耳、刺菜、红蓼上活动,经10~15d转移到豆地危害,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进入危害盛期,主要在大豆生育中、后期为害复叶。
(3)成虫有群集性和弱趋光性,日光强烈时常隐蔽在下部叶背,成虫具有弱的假死习性,能短距离飞翔,通常一次飞翔2~5m。
(4)早晚气温低于8 ℃或风雨天喜躲藏在叶背、植物根部或枯叶下,喜在9:00—11:00和16:00—19:00飞翔取食,干旱年份发生危害重。
二、双斑萤叶甲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清除田间杂草,特别是稗草、刺菜、苍耳等,减少双斑萤叶甲的越冬寄主植物,减少越冬虫源,降低发生基数。
(2)对双斑萤叶甲危害重及防治后的农田及时补水、补肥,促进大豆的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
(3)秋季整地,深翻灭卵,破坏越冬场所,可减轻受害。
2、物理防治
该虫有一定的迁飞性,可用捕虫网捕杀,降低虫口基数。
3、生物防治
农田地边种植生态带,如苜蓿等,以草养害,合理使用生物农药,保护利用天敌。
4、化学防治
(1)防治适期
①根据该害虫的发生规律,在防治策略上坚持以“先治田外,后治田内”的原则防治成虫。
②6月中下旬就应防治田边、地头等寄主植物上羽化出土成虫及大豆上的成虫,并要统防统治。
(2)防治方式
①田间双斑萤叶甲发生时,用25g/L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0.3~0.4L/hm2,或25g/L氯氟氰菊酯乳油0.3~0.4L/hm2,或4.5%氯氰菊酯乳油0.3~0.4L/hm2,兑水喷雾。
②应选择气温较低、风小天气喷雾,注意均匀喷洒,喷药时地边杂草都要喷到,消灭害虫寄生源。
③喷药时可在配好的药液中加有机硅助剂,以提高杀虫效果,节省用药量。
④因为该虫危害时间长,单次打药不可控制,所以每隔7天要打药1次,视发生情况连续喷药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