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时间:玉米青枯病多在玉米灌浆期后发生。
根部:根系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随后扩展至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状。
茎部:茎基部2-3节从青绿色变成黄褐色,茎节变成淡褐色,病部易破裂。
叶片:叶片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展到整个叶片,很快全株变成青灰色或叶片逐渐变黄缓慢干枯。
果穗: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下。籽粒干瘪,千粒重降低。
一、玉米青枯病的田间症状
1、玉米青枯病在玉米进入灌浆期后开始发生,从始见病叶到全株发病,通常仅7d左右,短的只有2-3d,长的可达15d以上。多数叶片由下而上表现青枯症状,少数为黄枯症状。
2、开始一般是由根系发病,局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随后逐渐扩展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状,根变空心,根毛稀少,植株易拔起;植株茎基部2-3节由青绿色逐渐变成黄褐色,节间中空,茎节变成淡褐色,病部易破裂;叶片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展到整个叶片,非常快全株变成青灰色枯死,或叶片逐渐变黄缓慢干枯;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下;籽粒干瘪,无光泽,千粒重下降。
二、玉米青枯病对产量的影响
1、青枯病对穗粒数影响较大,而且发病越早影响越大。该病的发生通常始于玉米灌浆期,对穗行数没有影响,主要是造成果穗顶部养分供应不足,顶部籽粒衰退,导致行粒数减少。
2、青枯病造成养分供应不足籽粒干瘪,对千粒重影响较大,随着发病期的推迟影响越来越小。因为发病株行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对产量影响非常大。早期发病的植株比正常植株通常减产30%-50%。
三、玉米青枯病的发生规律
1、玉米青枯病是以土壤带菌、根部侵染为主的系统性侵染病害。病原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体、土壤和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
2、病原菌在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均能借雨水、昆虫或机械伤害从根部侵入,引起根腐,然后进一步扩展,进入茎基部。
3、一般当玉米进入乳熟期、植株开始衰老抗病性降低时,病原菌才开始向茎基部发展,此时如果遇到合适的气候条件,久旱高温、突降暴雨并且雨后骤晴,就会迅速发病。
四、玉米青枯病的发生原因
1、一是感病品种的大量种植导致青枯病的严重发生。
2、二是玉米田连作相当普遍,导致玉米青枯病菌群在土壤中大量富集,土壤菌种的数量超过接种条件下表现为抗性的标准,使得接种时抗性在田间表现为感病。
3、三是栽培与管理因素。不合理栽培导致种植过密、田间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偏施氮肥、磷钾肥和有机肥不足,植株生长过旺、抗病能力下降。
4、四是气象因素。2006年阜新地区经历了严重的伏旱,于8月26日普降大雨,并且雨后骤晴。气象因素对青枯病的发生十分有利。
五、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实行与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换茬,避免土壤中病原菌逐年积累。玉米收获后应及时彻底田间病株残体,减少翌年初侵染菌源。增施农家肥和钾肥,在玉米拔节期增施氮磷钾复合肥,可以增强植株抗病性,减轻或推迟发病。
(2)药剂防治
用25%叶枯灵加25%瑞毒霉粉剂600倍液,或用58%瑞毒锰锌粉剂600倍液喇叭口期喷雾预防。发现零星病株可用甲霜灵4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500毫升。